植物油過濾中二氧化矽 (SiO₂) 的全面分析:技術應用
包括產品特性、技術原理、應用指標、創新技術
一、白炭黑的產品特性及技術要求
二氧化矽 (SiO₂) 具有多孔結構和高比表面積(通常為 150-600 m²/g),可有效吸附植物油中的膠類、金屬離子(如鐵、銅)、色素、氧化產物和有害物質(如苯並(a)芘、黃麴毒素 B1)。
- 脫色效率:實驗表明,添加0.1%的二氧化矽即可達到與0.5%活性白土相當的脫色效果,同時保留油的天然色澤,避免感官品質的下降。
- 環保性:符合綠色產品標準(如T/COCIA 33-2024),無毒、可回收,適用於食品級油精煉。
二氧化矽在高溫(≤200℃)和酸性/鹼性環境中保持穩定,使其適用於脫酸、脫膠等高溫製程。
二.技術原理與製程優化
- 物理吸附:透過多孔結構捕獲大分子雜質(例如磷脂質、皂化物)。
- 化學吸附:表面羥基(-OH)與金屬離子形成配位鍵,減少重金屬殘留。
- 協同效應:二氧化矽與活性黏土結合時,可減少黏土使用量 20-30%,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固體廢物。
- 節能過濾器:採用多層篩網(如第一、第二、第三層濾框)及攪拌器加強混合,提高過濾效率30%以上,並防止阻塞。
- 自動化:整合壓力感測器和閥門,實現即時壓力監控並及時更換過濾器。
三應用指標和性能評估
- 吸附能力:每克二氧化矽0.1-0.3毫克苯並(a)芘或0.05-0.15毫克黃麴毒素B1。
- 脫色率:對於葵花籽油,0.1%的二氧化矽可使脫色率提高到85–90%,並將磷降低到<10毫克/公斤。
- 氧化穩定性:延長氧化誘導期30-50%,提高保存期限。
- 食品級認證:符合 GB 25576-2010(中國)或 FDA 21 CFR 172.480(美國),確保無重金屬/微生物污染。
- 廢棄物相容性:與傳統製程相比,可回收二氧化矽可減少 40% 的殘留物。
四科技趨勢
表面改質(例如疏水處理)增強了特定雜質(例如遊離脂肪酸)的選擇性吸附。
物聯網驅動的遠端監控和動態優化減少了人工幹預成本。
推廣二氧化矽生產中的低能耗乾燥以減少碳排放。
詳細技術參數或實驗數據(例如油型相容性)可參考產業報告或專利(例如CN 210645372 U、CN 212283147 U)。